以前年輕的時候即使喜歡看書,但會逛的書店大概也僅限於金石堂或誠品那種有大店面的連鎖店。後來年紀大了,這些大眾化的書店已經不能提供我在專業上的需求,於是買書的重心也漸漸開始移走。既然在書店慢慢找書也不見得能找到,就直接在網路書店訂,打個書名就可以找到書,如果不是很急的話,倒是個方便之門。不過,一但有更專業的書而網路書店不會販賣時,就只好親自往出版社走一趟。

當然,也不一定要有需要時才進出版社。我到重慶南路的時候,總會在三民書局或商務印書館那裡晃晃。大學時最常去商務印書館,尤其不時還可以挑挑三折書或是五折書。三民書局倒是最近一兩年常去的,偶爾還可以看到外頭買不到又很奇妙的書。當然,三民書局不止賣自己出的書,可逛性自然比商務印書館高些。

不過,今天特地寫一篇,並不是要說上頭那些個書店。最近有上課寫作業的需要,去了些以前不曾去過的店家。專賣大陸書的去了幾間,只能說「大隱隱於市」,或許很能用來形容他們。昨天為了要點十三經的事,特地走了一趟藝文印書館。「藝文印書館」這五個字對我來說是很如雷貫耳的,從很久以前上大學時聽到現在,老師都會提到藝文印書館有研究生必用的「十三經注疏」。這麼多年以來,我一直覺得這間店應該不亞於重慶南路那些個出版社吧?直到我真正需要用到十三經注疏時,才漸漸打破既定的印象。

上了研究所,也沒什麼大家集體訂書的事,買書各憑本事,於是首先就是想上網訂。不過,這種書在網路書店裡買不到,親自跑一趟店家還是實際些,便開始找尋藝文印書館的連絡方式。神奇的是,在Google輸入這五個字,跳出來的前一百項(我設定一百項),扣除博客來那個有跟沒有一樣的出版社頁面外,其他若不是圖書館藏書訊息,就是論文期刊引用來源。好不容易才在第二頁第一項看到一個地址,但總覺得那個地址很像民宅,實在不太敢相信。翻了半天,也只有少少幾個網頁提到地址,就姑且相信記下了。

在出發之前,看見遠流的網站上有篇傅月庵的文章,提到現在書店情況已經不是很好了,大概只有圖書館跟文史學生會去買這類古書。但我想有那麼嚴重嗎?至少也該有像世界書局那樣的格局吧?在半信半疑之下,一路走到台電大樓那一帶,按地址索驥,就在一棟大樓的樓下看到有個不甚顯眼的招牌。進了陳舊的大樓後,搭電梯上四樓,一出來先見到一間大概是兒童補習班的店家,左手邊才是藝文印書館。

藝文印書館果然就藏在民宅裡,大門是一般你我公寓住家都可以看見的普通鋼鋁門,一旁的看版上張貼著最近出的大部頭新書訊息,門口擺放了一個牌子。牆上寫著只有週一到週五開門,不過不曉得是不是因為補假的關係,星期六一樣是有開店的。大門並非可隨意開啟,因此按了旁邊的電鈴。等了半晌,依然沒人回應,正以為大概是沒人在家時,一位老太太從裡面出來了,問我是不是要買書,我說是,她便開了門讓我進去。又問我要買什麼,她去拿來給我。

原本想像中應該是很大的一間店,在真正走訪一趟後卻完全改觀。賣書的地方並不大,甚至可以說很小,小到我覺得恐怕比我房間還小(我房間約六到八坪左右),許多書就這麼堆在地上,高高的一疊。櫃台旁邊就有十三經注疏各本的價目表,在放十三經的那一櫃上也有貼一張,恐怕他們書店最暢銷的書就是十三經注疏吧?

因為一進門就表示是來買春秋三傳的,書拿了,價目表也抄了,反而覺得好像打擾人家一樣(囧),就沒有多停留參觀一下。總覺得既然是出版社,應該會請些年輕的工讀生吧?前兩年我曾經去過萬卷樓,一樣也是年輕女生在顧店;去了幾間大陸書店,則多是看見年輕男生顧店,更不用說像重慶南路上那些店。沒想到一間對我來說也算頗有名氣的出版社,竟然感覺這麼家庭。

不曉得老太太是不是老闆娘?總之她也頗為和顏悅色,大概是一聽到買十三經注疏就知道是要點書的,聊了幾句話。確定好買哪些書以後,她開了手寫式的發票,幫我拿提袋裝書,我就這樣扛著春秋三傳離開藝文印書館。或許以後還會進去把十三經注疏其他幾本給補齊,但也有可能不會再進去了吧。看著老太太與那小小幾坪卻堆滿古書的店,更有一種悵然的感覺。

後來搭公車經過古亭站,見到一旁的華正書局,也還是個位在一樓的店面。雖然不曾進去過,但從車上往外看,透過玻璃門,感覺裡面隱約還有些書店的樣子。如此一來,就更覺得給藝文藝書館再增添幾分哀愁了。

想到這裡,似乎應該要到各家書店去親自走一遭的。不四處走走,實在不知各家究竟現況如何哪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歸蝶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