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常看到類似的言論,例如看完某篇古文後不會垂淚者,就不是忠臣孝子云云。偏偏文章拿到現代,已經不會有人會看到痛哭流涕。或者例如相聲,很多內容在一百年前是很有意思的,但要是拿當時的腳本直接在現代搬演,恐怕台下呵欠連連,非得要下重鹹的內容才能引人入勝。有人說,是現代人的胃口被養壞了。以前大家的淚點、笑點都不高,很容易就能感到。現在的人要求變高,古代的悲劇或笑話到現代,大概一般人也很難有共鳴感。

我的淚點其實應該不是很高,看看電視電影有感人情節大概也會痛哭流涕。但是所謂看完某文不垂淚者不忠不義不仁不孝,恐怕我也會被劃入惡人行列裡。最近在整理清代小說的時候,看見一則叫做〈鬼母傳〉的故事,文字上極有感染力。作者李清並不是名見經傳的文士,卻有這樣的文章傳世。雖然可能還是有很多人不會認為這有啥感人之處,但對我來說,很少有文字的敘述能讓我覺得感動。

〈鬼母傳〉講的是一位婦人死後產子的事,產子後她的鬼魂依然養育著孩子。原文如下:

  鬼母者,某賈人妻也。同賈人客某所,既妊暴殞。以長路迢遠,暫瘞隙地,未迎歸。適肆有鬻餅者,每聞雞起,即見一婦人把錢俟,起步纖音,意態皇皇,蓋無日不與星月侔者。店人問故,婦人愴然曰:「吾夫去身單,又無乳,每飢兒啼,夜輒中心如剜。母子恩深,故不避行露,急持啖兒耳。」
  店中初聆言,亦不甚疑,但晝投錢於笥,暮必獲紙錢一,疑焉。或曰:「是鬼物無疑。夫紙爇於火者,入水必浮,其體輕也。明旦盍取所持錢,悉面投水瓮,伺其浮者物色之。」店人如言,獨婦錢浮耳。怪而蹤跡其後,飄飄颺颺,迅若飛鳥,忽近小冢數十步,奄然沒。店人毛髮森豎,喘不續吁,極走鳴之官。起柩視,衣骨燼矣,獨見兒生。兒初見人時,猶手持餅啖,了無怖畏。及觀者蝟集,語嘈嘈然,方驚啼。或左顧做投環狀,或右顧做攀衣勢,蓋猶認死母為生母,而呱呱若覓所依也。傷哉!兒乎!人苦別生,兒苦別死。官憐之,急覓乳母飼,馳召其父。父到,撫兒哭曰:「似而母!」是夜兒夢中趯趯咿喔不成寐,若有人嗚嗚抱持者。明旦,視兒衣半濡,宛然未燥,訣痕也。父傷感不已,攜兒歸。
  後兒長,貿易江湖間,言笑飲食,與人不異。唯性輕跳,能於平地躍起,若凌虛然。說者猶謂得幽氣云。兒孝,或詢幽產始末,則走號曠野,目盡腫。

全文大致翻譯一下:有位商人之妻與丈夫出外,突然暴卒,當時已有身孕,葬在他鄉而沒有歸葬。後來附近有個賣餅的店家,每天清晨都見到一個婦人趕在天亮前來買餅,婦人說是因為單身撫養幼兒,又沒奶水,所以急著買餅。然而店家卻發現每天結帳時都會收到一張紙錢,便試著將收來的錢丟到水裡,發覺婦人拿來的錢會浮在水上。跟蹤婦人,才發現她是墓裡的亡者。開棺一看,屍骨衣服早就不存,裡面卻有一個小孩。小孩見到許多人來,還急得做出拉旁邊衣服的樣子,不知母親早就已經死了。最後官府找來他的生父,在帶他回去的前夜,小孩一直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,早上起來一看,衣服上有淚痕,彷彿是訣別留下的一樣。小孩長大後,當有人問起他幼時被鬼母撫養之事,便跑到曠野號哭,哭到雙眼盡腫。

看完之後覺得沒什麼的應該大有人在,但對我而言這篇實在是沒有抵抗力。即使並非長篇大論,但在簡潔的文字當中,感人至深。無論讀過幾次,都頗能催淚,或許是因為某些經歷,會特別有感觸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歸蝶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